时间:2021/12/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关于伍子胥的夫人,民国《岭南伍氏合族总谱》载为“贾氏夫人”,清光绪《乾氏族谱》记为“元配贾夫人”,民国明辅堂《伍氏族谱》载有“娶贾氏”。不论怎么说,伍子胥的原配为贾氏是没有疑问的。

◆湖北阳新县伍氏宗祠内的贾夫人画像

贾氏夫人的生平事迹,在正史上并无记载,只流传于民间传说和演义类文学作品中。

伍子胥之妻这个角色,首次出现于东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中。当伍子胥“贯[wān,通‘弯’]弓执矢去楚”后,“楚追之,见其妻。曰:‘胥亡矣,去三百里。’”楚平王派人追捕伍子胥见到她时,她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伍子胥逃跑了,走了有三百里了。文中没有出现她的姓名,她也从此再未露面。

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当楚平王拘押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后,派大夫武城黑带着二百名精兵,前去捉拿伍子胥。书中写道——

[伍]员探知楚兵来捕己,哭曰:“吾父兄果不免矣!”乃谓其妻贾氏曰:“吾欲逃奔他国,借兵以报父兄之仇,不能顾汝,奈何?”贾氏睁目视员曰:“大丈夫含父兄之怨,如割肺肝,何暇为妇人计耶?子可速行,勿以妾为念!”遂入户自缢。伍员痛哭一场,藁葬其尸。即时收拾包裹,身穿素袍,贯弓佩剑而去。

为了成全夫君,贾氏竟然以身相殉,自缢而亡。清蔡元放在修订该书时,读到此处,也不禁赞叹不已:“好个奇妇人!是子胥之配。”

◆李光荣与伍子胥后裔等在伍子胥故里——湖北监利县黄歇口镇伍场村

而在流传于湖北监利伍子胥故里的传说中,是这样的。在父亲和哥哥遭楚平王杀害后,伍子胥强忍悲痛,化装出发,昼夜兼程,匆匆逃回伍家场老家,想携妻子一起逃走。回到家里,伍子胥见到了妻子,给她讲了目前的处境。贾氏夫人知道大难临头,急忙抱出熟睡的儿子,用丝带捆绑在伍子胥背上,苦劝丈夫背着孩子先走,她收拾一下东西随后就来。

从屋里出来后,伍子胥急匆匆地走着,到了河边,回头一望,却不见妻子的踪影。再回到家里一看,仍不见妻子的动静。经过四处寻找,才发现贾氏为怕牵累自己已在池中投水自尽。伍子胥痛哭一场,吩咐家丁使女连夜安葬妻子,然后给了他们一些钱财各自逃生。伍子胥悔恨自己未带妻子一起上路出逃,不禁泪水涟涟,滴进池内。后来人们便把它叫做“后悔池”。

从此,伍子胥踏上了一条逃亡与复仇的不归路,坎坷、不幸、饥饿、孤独、病痛、死亡,在前面等待着他……

唐敦煌变文《伍子胥变文》中,用了大量篇幅对伍子胥奔吴的过程进行渲染。更奇特的是,伍子胥之妻(但无姓氏)又复活了,还与途中行乞时的丈夫见面了。

◆年6月22日,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今编为第17号窟,图为窟门)被发现,并挖出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其中,就有《伍子胥变文》,是经过民间艺人加工润色,反复传唱,最终成型的

“子胥叩门从乞食,其妻敛容[整肃容颜]而出应。划[突然]见知是自家夫,即欲发言相识认。”眼看快要露馅,伍子胥连忙说起了善意的谎言:“仆是楚人充远使,涉历山川归故里,在道失路乃迷昏,不觉行由[游]来至此。……贵人多望[忘]错相认,不省[不曾]从来识娘子。今欲进发往江东,幸愿存情[同情,关照]相指示。”本是同命夫妻却不能相认,还要屈节化装乞讨食物,越是写的窘迫,就越反衬出伍子胥坚忍的性格。

于是,妻子把中药名融入诗歌,化为隐语哭诉衷情:“妾是仵茄[五加,与‘伍家’谐音]之妇细辛[或与‘细君’谐音,指妻],[荡子]早仕于梁[余粮,即禹余粮],就礼[成亲]未及当归,使妾闲居独活。蒿莨[高良姜,双关‘膏粱子弟’之‘膏粱’]姜[生姜]芥,泽泻无怜[吴莲,吴地所产莲子],仰叹槟榔[与‘郎’谐音],何时远志。近闻楚王无道,遂发柴胡[豺狐]之心,诛妾家破芒消[芒硝,与‘亡消’谐音],屈身苜遂[甘遂]。葳蕤[别名玉竹、女草]怯弱,石胆难当,夫怕逃人[桃仁],茱萸得脱。潜形[藏身]菌草,匿影藜芦,状似被趁[追逐]野干[射干],遂使狂夫莨菪[与‘浪荡’谐音]。”

尔后,妻子含泪倾诉自己与丈夫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妾忆泪沾赤石,结恨青箱[青葙]。夜寝难可决明,日念舌干卷柏。闻君乞声厚朴,不觉踯躅[羊踯躅,又名闹羊花、黄杜鹃]君前[君迁]。谓言夫婿麦门[麦门冬,别名麦冬、不死药],遂使苁蓉缓步。看君龙齿,似妾狼牙。桔梗若为,愿陈枳壳[与‘止渴’谐音,暗示妻子渴望与丈夫相认之情]。”充分表明伍子胥之妻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即使在丈夫落难时也不嫌弃他,反映了作者对伍子胥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即英雄落难需要红颜知己来慰藉。

◆《伍子胥变文》中的药名诗

伍子胥答道:“余亦不是仵茄[五加]之子,亦不是避难逃人[桃仁],听说途[余]之行李[旅程,指旅途境况]。余乃生于巴蜀[薯,亦称山药],长在藿乡[藿香],父是蜈公[蜈蚣],生居贝母,遂使金牙[金牙石]采宝,支子[栀子]远行。刘寄奴[本汉武帝刘裕小名,后以其名为中药名]是余贱朋,徐长卿[亦为人名成中药名,别名鬼督邮、英雄草]为之贵友。共渡蘘河[蘘荷],被寒水[寒水石,别名凝水石]伤身,三[二]伴芒消[芒硝],唯余独活。”

接着,伍子胥亦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每日悬肠[悬肠草,别名离别草]续断[一名龙豆],情思飘飖[漂摇草,一名野蚕豆]。独步恒山,石膏难渡。披岩巴戟[巴戟天,一名鸡肠风],数值狼[柴]胡。乃意款冬[一名冬花],忽逢钟乳。留心半夏,不见郁金。余乃返步当归,芎穷[指川芎]至此。我之羊齿,非是狼牙。桔梗之情,愿知其意。”伍子胥生怕连累妻子,宁愿一人承受所有的苦楚,这正是侠义精神的体现。

伍子胥夫妻俩的对话有些佶屈聱牙,晦涩难读,但连蒙带猜,其中有40多种中药名,这里用黑体红色字标示出,供专业人士和有兴趣者参考,其有的为谐音,有的还为双关语。夫妇俩以药名作对相答,内容多涉及伍子胥身世(多为虚构),言语按字面意思理解即可。其虽近乎文字游戏,却反映了当时环境的险恶及他们复杂的心理状态,凸显出夫妻二人的情深义重,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间语言的丰富多彩。

伍子胥被妻子识破离开后,为了不再被人认出,以免耽误将来的复仇大业,竟亲自“抱石而行,遂即打其齿落”。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伍子胥沿门乞讨,路遇妻子都不敢相认,并不惜把自己的牙齿打掉,以变貌毁容,其隐忍非常人所能及。后来伍子胥率军伐楚胜利后与妻子相认,“恩爱还同旧日”,体现了大团圆的结局,也是民间意愿的体现。

◆《伍子胥变文》药名诗还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图为年11月30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兼南师大敦煌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征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作专题讲座

从药名诗中,我们不得不佩服伍子胥夫妇那高超的古汉语运用能力和丰富的药学知识,但同时也不得不感到疑惑:他们真的这么巧在荒郊野外见过面,而且“虽说是亲眷也不相认”吗?他们真的能一口气说出那么长带药名的一段话吗?笔者认为,这些情节的虚构,只是给伍子胥的乞丐史增加一些饭后的谈资,也为伍子胥的“隐忍就功名”作些铺垫而已!

对于伍子胥的夫人,这个刚烈的奇女子,后人也没有忘记。在闾江之滨的江苏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后巷西的牛弄,曾有一座伍相祠。据元《无锡县志·祠宇》载:“伍相公祠,即伍员子胥庙也。子胥为夫差所杀,投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焉。今祠在县西胥山下闾江上。”伍相祠面积不大,只有多平方米,面对阖闾城,祠门西向,祠中塑有伍子胥及其夫人坐像。日寇侵华时被付之一炬,现仅存“上马石”一块。

贾氏夫人后来也被朝廷加封,与安福王伍子胥一起享受祭祀。清乾隆状元,历任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福建巡抚的庄有恭撰有《安福王贾夫人像赞》,其文曰——

◆清初状元庄有恭画像

贾夫人者,吴相国宋加封忠武英烈显圣安福王之夫人也。生有贤德,素娴姆训。于归后,事翁孝,事夫顺,夫何待言?所异者,翁罹害夫逃亡,欲追从而不得,卒以殉节著,所谓巾栉有须眉之气者,非耶?然抑潜德[不为人知的美德]于生前,无不发幽光于身后,逮至[及至]宋理宗御极褒其贞烈,封为协靖夫人,敕安抚使赵与权重建英卫阁配祀之。於戏[同“呜呼”],安福王以忠显,贾夫人以贞闻,忠贞并歭,其俎豆[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礼器,引申为祭祀、奉祀]千秋也,宜矣!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enbuzx.com/rbxdt/27592.html

------分隔线----------------------------